实验原理

(1)种植设计原则:适地适树。根据项目所在地综合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,再根据场地现状条件,逐一做到土壤、水分、光照、温度等生态条件和植物生态习性的统一。

(2)种植设计原则:生长动态。植物的种植密度会影响绿化功能的发挥,应合理控制植物种植密度。长远考虑,应根据成年树冠大小来决定种植距离。若短期获得优秀的绿化效果,距离可缩小。一般常用速生树和长寿树适当配置获得远近期过渡问题。

(3)种植设计原则:季相变化。植物造景要综合考虑植物一年四季的季相变化,做到丰富的植物色彩随季节变化交替而不同,每个分区地段突出季节特色,在重要地段做到四季有景可赏。把握植物景观组合的色彩、芳香、植株、花、果、叶的变化规律,做到统一中有变化,一年四季植物景观生动有趣,主题突出。

(4)种植设计原则:结构合理。植物种植设计中的结构问题主要包括乔木/灌木/草本植物、常绿/落叶植物、速生/慢生植物、芳香/非芳香植物、观花/观果/观叶/观干植物等,在设计中要注意其合理配比,满足不同的功能需求。

(5)种植设计原则:美学享受。植物种植设计中有“密不透风、疏可走马”的描述,植物种植要注意疏密搭配,平面上注意种植疏密和林缘线设计;立面上要考虑林冠线形态,并注意开辟透视线;种植层次上要考虑前景、中景和远景的关系,并考虑视线焦点。

(6)种植设计原则:要素协调。植物种植设计中要考虑植物与其他景观元素的关系,根据园林总体的布局形式,综合考虑植物种植方式。并做到植物与地形、道路、建筑物、景观小品等要素的协调设计。

(7)种植设计原则:投资控制。本原则符合工程设计思想,在实际植物种植设计中,投资控制是设计实施的前提和关键,因此实验通过约束投资总额,可以更好的模拟真实植物种植设计项目现实条件,培养学生经济控制逻辑。

(8)植物配置应符合相关标准与技术规范。满足《城市绿地设计规范》、《园林绿化植物种植技术规范》、《公园设计规范》等文件中对于植物种植设计的要求。